WiFi产品的一般射频电路设计

2013-08-12 来源:微波射频网收集整理 字号:
图3-2展示的一般功放芯片有三个电源管脚,分别是VCC,VC1,VC2,其中的VCC是主电源供电,VC1是芯片内部第一级放大的供电,VC2是芯片内部第二级放大的供电。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注意,VC1和VC2 不是简单的供电管脚,这两个管脚通常不会直接连接到电源上,一般会串联一个电感(或者电阻)再连接到电源上,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是为芯片内的功率晶体管(或场效应管)供电的管脚,通常在分离元件组成的功率放大电路中,我们都会看到在晶体管的集电极(或者场效应管的漏极)上都串有电感,而电感是不容易集成到芯片中的,这样,就需要在芯片的外部放置电感,这样,就得到了典型的功放芯片的供电方式,如图3-3所示。



图3-3 典型的功放芯片供电方式

除了上面提到的电感的问题,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功放电路处理的模拟信号,是正统的模拟电路,因此需要尤其注意其电源要与数字电路的电源分开。另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是,如图3-3所示,在每个电源管脚处,都需要放置一个滤波电容组合,例如VCC管脚处放置的是100pF和1000pF的滤波电容组合,VC1管脚处是10pF的电容。滤波电容的组合形式是这样的,对于主电源管脚VCC,需要尽量多地放置不同容量的电容,而且这些电容的容量最好是不同数量级的,例如可以这样组合:10uF+1uF+0.1uF+1000pF+100pF+10pF,不同容量的电容用于滤除不同频率成分的扰动。对于VC1和VC2这两个管脚,要注意,放置的滤波电容容量要较小,通常在1-10pF。

3.3. 输入回路

功放电路的输入回路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带通滤波器(Band Pass Filter,BPF),一个是Π型匹配网络,我们分开两部分来讲。

3.3.1. 带通滤波器

我们知道,2.4GHz频段的子载波有13个,频率从2.412GHz到2.437GHz,相邻两信道之间的频率间隔是500MHz,很容易理解,从收发器(Transceiver)输出的信号包括了从2.412GHz到2.437GHz这样的一个频率带,因此,为了能够使有用的信号顺利地进入功放芯片,无用的杂乱信号被滤除,一般会在功放芯片的输入回路上放置一个带通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有三种实现方法,一种是使用已经设计好的专用带通滤波器,这在Ralink的方案中使用的很多;一种是使用分立元件组成的带通滤波器,这种方法用的不是很多;第三种方法几乎是Atheros专有的,就是印制带通滤波器,这种滤波器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没有成本,最突出的缺点是占用的空间比较大,而且还需要净空区,在AP51中就使用了这种滤波器。

用分立元件设计带通滤波器需要复杂的计算过程,也需要较强的数学功底,我们在这里不进行过多的研究。接下来我们主要讨论如何选择一款已经设计好的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的参数并不多,主要有:
输入阻抗
输出阻抗
通频带
通频带内的衰减
通频带以外的衰减

通常情况下,成品的带通滤波器,输入和输出阻抗都会控制在50欧姆的标称值,对于通频带相关特性,一张图表足以反映出来。如图3-4给出了我们常用的HMD845H的S21参数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很明显,该带通滤波器的通频带为2.4GHz-2.5GHz,对于通频带以外的频率,衰落的很快。

图3-4 HMD845H的S21参数

3.3.2. Π型匹配网络

匹配,这件事在射频设计中是极其重要的,很多时候,我们设计或者调试射频电路,都是在解决匹配的问题,永远记住这样一条经典的准则:共轭匹配传输功率最大。Π型匹配网络一般直接放在功放芯片的输入端,也就是放在RFIN这个管脚处,通常芯片的管脚不会匹配到50欧姆,我们也不会知道管脚的输入特性,这样的话,Π型匹配网络的必要性就可想而知了。

Π型匹配网络,顾名思义,形状很像字母Π,我们来看一下实际的Π型匹配网络。图3-5给出的是Ralink常用的一种Π型匹配网络。



图3-5 Ralink常用的Π型匹配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