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14时0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首次批量研制的银河航天02批批产卫星(包括“北邮-银河号”卫星在内的六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和一颗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批卫星主要用于低轨互联网星座组网技术和服务能力验证,以及通信遥感技术融合试验。此次成功发射验证了我国具备建设卫星互联网巨型星座所必须的卫星低成本、批量研制以及组网运营能力,对于推动我国商业低轨卫星通信遥感一体化技术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王文博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彭木根教授、科研院副院长郝加全代表学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现场全程见证由北京邮电大学和银河航天公司合作的“北邮-银河号”卫星发射过程。
图1:王文博副校长等在指挥大厅观看卫星发射
本次发射的六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单星设计通信容量超过40Gbps,卫星平均重量约为190Kg。这六颗宽带通信卫星将在轨与银河航天首发星共同组成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并构建星地融合5G试验网络“小蜘蛛网”,具备单次30分钟左右的不间断、低时延宽带通信服务能力。
图2:银河航天02批批产卫星在轨图
此次卫星搭载任务,主要基于我校与银河航天公司在星地组网和通感算融合方向的联合攻关成果。双方于2021年7月完成国内首次低轨宽带卫星与5G灵巧专网互联互通试验,并于2021年9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了多项5G卫星互联网联合技术攻关与在轨试验验证。未来,双方还继续开展基于该“小蜘蛛网”的星座组网试验,进行低轨卫星互联网、天地一体网络等技术与应用验证。
图3:银河航天02批批产卫星发射现场
此次“一箭七星”成功发射,作为七星之一的“北邮-银河号”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开始执行在轨的通信-遥感融合试验任务。“北邮-银河号”卫星,主要依托彭木根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G通信-感知-计算融合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联合承担的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低轨卫星Q/V/Ka频段宽带通信载荷样机研制与接入试验”,搭载了光学相机和宽带通信载荷。在轨运行期间,低轨宽带卫星不仅可以通信,还可以对地拍摄照片和视频,实现遥感信息的快速传输和及时处理。
图4:“北邮-银河号”卫星组成
作为星地组网和通感算融合等方向的合作技术负责人,彭木根教授及其团队长期致力于低轨卫星通信遥感融合的架构、技术与应用研究,提出了面向单星和多星的低轨卫星通信遥感融合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后续将基于本次发射的批产卫星,开展面向单星的遥感数据及时宽带传输应用模式探索及在轨试验、面向多星的通信遥感融合组网探索及在轨试验、在轨宽带通信卫星和遥感卫星的群通信感知融合模式探索及在轨试验等。这些创新探索及在轨试验将有利于充分利用稀缺的轨道资源,减少通信和遥感卫星数量,提出新的创新应用,推动我国低轨卫星通信遥感一体化技术完善和应用模式创新。
图5:基于单星的通信-遥感融合体系架构,源自“彭木根等,《低轨卫星通信遥感融合:架构、技术与试验》,电信科学,2022年1月”
基于“小蜘蛛网”和“北邮-银河号”卫星,北京邮电大学将进一步开展低轨宽带卫星星座组网与星地融合,空间信息获取、处理、传输与组网,通信、遥感和计算深度融合等研究和试验,更好地服务国家“网络强国”战略和满足数字经济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