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空临地毫米波远距离传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重点实验室跨团队整合资源,由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与智能抗干扰研究团队(负责人李少谦教授)、通信编码与传输研究团队(负责人周亮教授)共同支撑。由岳光荣教授牵头成立毫米波高速通信科研攻关小组,小组成员魏宁研究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支持下,在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系统”(鸿鹄专项)平流层气球平台上首次成功完成空临地远距离E波段信道测量和通信传输实验。
毫米波远距离高速传输是空间动态网络中空对地传输最重要的手段,E波段毫米波具有可用带宽资源大、器件尺寸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但E波段毫米波远距离传输通信系统设计和实现面临信道模型缺乏、射频器件非理想特性严重的问题。
科研攻关小组在理论分析大气状况、对流层闪烁效应等对信号传输影响的基础上,研制了E波段远距离空地传输通信和信道测量设备,包括小型化空中载荷和地面波束跟踪系统,并在鸿鹄专项的支撑下于2021年9月27日在青海大柴旦地区完成了国内首次平流层气球载荷到地面E波段信道测量和通信实验,在海拔4200米的测试点获得了20公里以上空临地E波段传输信道实际测量数据,测试了高阶调制的通信性能,实验成果为后续E波段200公里空地远距离高速传输的系统设计和研发提供了宝贵的科学数据和技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