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组织北京东方波泰无线电频谱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成功进行了首次VHF频段月面反射通信(EME)试验,并与俄罗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进行了有效通联。
位于河北易县的EME天线基地是历时半年高质量建设完成的一座专门用于EME通信试验的场所。EME天线系统使用了4副13单元高指向性八木天线,进一步提高天线的指向性和增益;采用先进的自动伺服跟踪技术,提高了对月球指向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通过系统优化,有效弥补因地月之间距离远、月面反射效率低、信号传输损耗大的不利影响。该系统首次通联,有力证明了月面反射通信技术的有效性。
除了科研探测,该基地还将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在今后无线电通信技术、天文知识等多领域科学普及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科普带动大家科研探索兴趣,努力让公众理解科学、热爱科学、探究科学,培养科研人才,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关于EME通信
EME起源于上世纪中叶,其基本原理是将月球作为无源卫星(反射器),地面无线电台通过使用高指向性、高增益的天线向月球发射信号。经月球表面反射后,部分微弱的信号又被反射回地面。这样位于地球的接收站通过增益很高的天馈系统和高质量的接收机,就可以接收到发射端发送的信息,从而建立通信链路进行有效通信。这一通信技术的优势是,月球的抗损毁特性使得在极端情况下的通信成为可能。
EME 通信链路约为76 万公里,传输损耗约在250dB 左右,远远大于其它无线通信系统。由于业余无线电收发系统的发射功率、天线增益等指标相对受限,因此,必须采用在较低信噪比下的高可靠性通信制式,才能满足EME 通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