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至24日,由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通信学会主办的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国际通信大会(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简称IEEE ICC)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召开。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14级直博生高昕宇、戴凌龙副教授、周世东教授等人合作完成的论文《基于透镜天线的宽带毫米波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波束信道估计方法》(Beamspace Channel Estimation for Wideband Millimeter-Wave MIMO with Lens Antenna Array)荣获本届大会最佳论文奖(IEEE ICC 2018 Best Paper Award)。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国际通信大会2018最佳论文奖奖状
因具有更大的通信带宽与更高的能量效率,基于透镜天线的宽带毫米波多天线通信系统被认为是提升无线通信系统传输速率的关键技术之一。准确的波束信道估计则是发挥该系统巨大潜力的前提。已有的信道估计方案大多假设稀疏的波束信道在整个通信带宽上具有相同的支撑集。然而,在实际的宽带系统中,由于波束偏移现象,上述假设并不严格成立,导致现有方案会存在较为严重的性能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该论文充分挖掘宽带毫米波系统中波束偏移这一物理规律,证明了波束信道具有随着频率的变化而改变的结构化稀疏性。基于该信道特征,本文借鉴信号检测中经典的串行干扰消除思想,提出了基于了一种基于串行支撑集检测的波束信道估计方案。该方法可在相同的导频开销下,显著提升波束信道估计精度,为推动基于透镜天线的宽带毫米波多天线通信系统的实际部署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与解决方案。本文共同作者还包括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阿克巴·赛义德、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授来哲思·汉叟。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国际通信大会自1965年举办至今50余年来,已成为世界通信行业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标志性学术会议之一,也是清华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认定的唯一的顶级国际会议。其内容涵盖了信息论、无线通信、通信信号处理、下一代网络、光网络与系统、认知无线电、传感网、绿色通信等13个领域,每年吸引约2000名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工业界人士参加。本届大会共收到来58个国家和地区的2431篇投稿论文,录取论文972篇,经专题技术委员会评审和推荐、大会最佳论文评选委员会差额投票选举,最终评选出15篇最佳论文奖,获奖率为1.5%。共有2篇第一署名单位来自中国的论文获此奖项(分别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计算所),该论文是本届大会在通信信号处理领域的唯一获奖论文。
颁奖仪式,从左到右:高昕宇、来哲思·汉叟、戴凌龙
高昕宇自2014年入学以来,在大规模天线、毫米波通信等方面已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于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其中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前1%高被引论文1篇,ESI前0.1%热点论文2篇。谷歌学术引用558次,单篇最高被引186次。获2015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6年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大会最佳论文奖、2017年《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通信快报(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模范审稿人奖、2017年《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通信汇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模范审稿人奖等。
近年来,戴凌龙及其团队在宽带无线传输理论与技术领域(特别是大规模MIMO、毫米波通信、非正交多址接入等)开展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已出版英文著作1本、中文译著1本,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5项,共发表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期刊论文6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3600余次,单篇最高被引500余次,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前1%高被引论文7篇,前0.1%热点论文3篇。获四次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国际通信大会最佳论文奖,并获2014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青年科学家奖、2015年《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广播汇刊》年度唯一最佳论文奖、2016年《电子快报(Electronics Letters)》年度唯一最佳论文奖、2017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7年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通信学会亚太地区杰出青年学者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