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高效隐形传输
“量子隐形传输”是量子信息处理中最重要的基础协议之一。以前的研究已实现了“量子隐形传输”,但通常都是随机的和低速率的。在本期Nature上发表文章的两个小组采用不同方法实现了同一目标,即更高效的“量子隐形传输”。
Takeda 等人描述了光子量子位(信息携载的一个最佳选择)的完全确定的、无条件的“量子隐形传输”的实验实现,总体传输保真度超过了“隐形传输”的经典极限。该方法也许能促进大规模光量子网络的发展。
Steffen等人报告了一个固体系统中的“量子隐形传输”,在一个基于芯片的超导线路架构中实现了确定的“量子隐形传输”。他们以每秒10,000的速度在两个相隔6毫米的宏观系统之间远传了量子态,这个数据超过了其他所报告的结果。
超导波导中的传输损失低,所以该系统应能放大到显著更大的距离。这是在微波频率上进行量子通信的领域所取得的一项进展。
一个转动磁星的光谱分析
银河系天体SGR 0418+5729(首次于2009年6月作为一个软γ-射线再现源被观测到)被认为是一个磁星,即具有一个强大磁场的一种类型的中子星。这篇论文报告了对这一奇异天体的X-射线谱所做的分析。其谱图有一条吸收线,它随该磁星的转动相位的变化而剧烈变化。作者将这条线解读为在表面附近产生的一个回旋加速器吸收特征,其能量表明存在一个大约1015高斯的磁场。
γ-射线暴被发现由紧凑型天体的合并造成
哈勃太空望远镜对短时间哈γ-射线暴GRB 130603B(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Swift卫星上搭载的Burst Alert Telescope于2013年6月3日探测到)的位置所做的观测,为有关这种射线暴起源的人们所青睐的模型(两个紧凑型天体的合并)提供了支持。
Nial Tanvir等人分别在射线暴发生后大约9天和30天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长对其位置进行了成像观察,发现了存在一个暗的、快速瞬变的或称为“kilonova”的天体的迹象。对这些数据的最简单的解读是,该射线暴是紧凑型天体的一次合并。作者提出,这样的合并可能是通过r-process的核合成大量生成重元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