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工信部针对新修订的《无线电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专项解读。据工信部介绍,新修订的《条例》将根据国务院部署,于12月1日正式施行,加大了对利用“伪基站”等开展通信信息诈骗等违法活动的惩戒力度,还增加了无线电频率管理、台站管理、发射设备管理等新内容,为进一步分配无线电频谱资源提供了法规依据。
业内人士表示,《条例》的出台,适应了目前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在确保创建健康信息消费环境的基础上,将为5G、北斗导航卫星、民用航空等多个信息产业领域的发展扫除技术和政策障碍。
修订 行业法规进一步完善
由于我国尚未出台电信法,《条例》一直被电信、互联网等行业视为行业重要法规。此外,民航、卫星等多个重要产业也涉及无线电频率的使用,所以新修订的《条例》备受关注。
据国务院法制办介绍,《条例》最早于1993年颁布并实施,在促进无线电频率合理开发利用、维护空中电波秩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条例》已不能完全适应各类业务发展和管理的实际需要。为此,工信部、原总参谋部2008年起草了《无线电管理条例(修订送审稿)》,报请国务院、中央军委审议。
近年来,《条例》的修订一直被列为国务院重点立法工作计划。为此,工信部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开展了大量调研论证、意见征求、草案完善、立法协调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国务院法制办形成了《无线电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近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公布,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工信部方面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条例》完善了无线电频率开发利用、无线电台(站)管理、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无线电监测和电波秩序维护、法律责任等制度,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依靠法律手段加大对设置、使用“伪基站”“黑广播”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惩戒力度,将为进一步促进无线电频谱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保障无线电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促进无线电管理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
业内人士表示,《条例》一直扮演着行业法规的角色,修订后的《条例》将更加完善,会对利用无线电的相关产业产生积极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无线电频率资源的使用对电信、互联网、民航、卫星等众多产业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同时还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修订后的《条例》作为行业法规对打击违法犯罪、创建良好产业环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将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严惩 剑指“伪基站”等电信诈骗
近年来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为消费者提供了诸多便利,与此同时,“伪基站”等电信诈骗也层出不穷,不但严重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还对营造健康的信息消费环境造成了重创。针对上述问题,新《条例》加大了对利用“伪基站”等开展通信信息诈骗等违法活动的惩戒力度。
针对不法分子利用“黑广播”“伪基站”从事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修订后的《条例》规定,对这些非法的无线电发射活动,无线电管理机构可以暂扣无线电发射设备或者查封无线电台(站),必要时可以采取技术性阻断措施;无线电管理机构在无线电监测、检查工作中发现涉嫌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及时通报公安机关并配合调查处理。对于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从事诈骗等违法活动,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在没收从事违法活动的设备和违法所得的基础上加重处罚,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目前,“伪基站”电信诈骗已成我国信息安全重灾区。据公安部门、三大运营商以及多家互联网公司的不完全统计,去年我国遭受“伪基站”电信诈骗而遭受财物损失的受害者超过10万人,被诈骗金额超过100亿元。今年上半年,“伪基站”电信诈骗有愈演愈烈之势,受害者数量和被诈骗金额相较去年同期都有显著提升。
三大运营商和360等互联网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新《条例》的施行,对“伪基站”等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将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对“伪基站”不仅没收并且重罚等措施,将对不法分子产生巨大的震慑作用。此外,新《条例》还要求对相关台、站设备进行备案和管理,将在源头封堵“伪基站”的流出,有望进一步遏制“伪基站”等电信诈骗行为。
“打击‘伪基站’等电信诈骗,不单是维护消费者权益,更是创建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对未来信息产业发展大有裨益。”电信及互联网产业资深分析师王一江向表示,电信业目前是我国信息产业重要的“出口”,直接接触消费者。新《条例》的出台,将使信息消费环境大大好转,会促进互联网、物联网等产业的综合发展。
保障 为多个信息产业发展清除障碍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战略的加快实施,智能制造、下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快速发展,无线电已广泛融入经济发展中。但随着新技术和应用的不断涌现,无线电频谱资源却日益紧张。为此,新《条例》对相关产业发展所依赖的无线电频谱资源做出了管理要求,将为5G、北斗导航卫星、民用航空等多个信息产业领域的发展扫除技术和政策障碍。
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谢存介绍,新《条例》关于频谱资源管理的规定,紧紧围绕有效开发利用频谱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来进行。《条例》首先确立了指派、招标、拍卖共存的制度;二是进一步规范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制度;三是规定频率回收制度;四是新增卫星无线电频率管理制度。通过对多个行业的无线电频率使用,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定,新《条例》在确保相关领域安全的前提下,促进了稀缺的无线电频谱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新《条例》还通过指派、招标、拍卖的多种方式,来保障未来新兴信息技术对无线电频谱的合理使用,有助于各类信息技术产业跨越技术障碍,快速进入发展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认为,修订后的《条例》从科学配置频谱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入手,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调研员万美贞则表示,新《条例》将成为确保民航飞行安全、提升行业经济效益、保持行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多位运营商人士还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尽管5G尚未商用,但新《条例》已经给5G频谱分配提供了解决方案。依照新《条例》,运营商可以通过竞标等方式,如期获得频谱资源,这将确保5G于2020年顺利商用,并会对之后的车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应用和产业发展起到直接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