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微波射频行业分析报告

2007-12-28 来源:网络 字号:
       泉州是全国微波射频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三大基地之一,鲤城区聚集了全市区2/3的微波通信企业,具有发展微波通信产业的比较优势和良好基础。作为鲤城电子的聚集地,江南高新电子园区目前聚集了微波通信技术研发、生产核心企业10多家,拥有7项专利,研发水平走在国内前列。2004年9月,江南高新电子园区被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中心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基地。”

       历时近一年,江南园区一直把发展微波射频产业作为重中之重,而龙头企业对于产业带动作用不言而喻。福建光微公司在微波射频领域有7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射频技术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与国际水平同步,该公司创建的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新电路等“四新”基础上的新一代微波射频技术平台,已于2003年被列入国家“863计划”。该公司在园区投资5000多万元,完成37000多平方米的新厂房,购置先进的开发软件和集成电路封装设备,该项目将抢占未来通信市场竞争的制高点,项目达产后,2008年目标产值将达到30亿元,十年目标产值100亿。因此,作为江南园区微波射频技术的龙头企业,园区在土地供应、贴息贷款、工程服务等方面都给予了扶持。

      此外,园区还培育了火炬电子、迈纬微波、铁通电子、泽仕通科技、泰克通信、协高微波为代表的一批骨干企业,是国内外阿尔卡特、华为、大唐电讯、中兴通讯、上海贝尔等几大通信公司微波通信直放站贴牌生产厂家,通信设备功能模块销售额占国内市场60%以上。

四大企业群渐成 

      “通过产业基地的建设,园区将逐渐形成四大微波通信及相关产业链集群。而这四产业链集群也将反过来推动产业基地的建设。”园区有关人士说。

1.微波混合集成模块研制企业群 

      该群体紧跟微波通信技术发展方向,致力于微波混合集成电路及微波功能部件的开发与产业化。迈纬微波研究所、泽仕通科技、协高微波电子等公司研发的通信设备功能模块销售额占国内市场50%以上,产品供应部队、华为、中兴、大唐等国内著名厂商,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网络通信、卫星通信、导航、制导等民用和军用领域。

2.微波通讯整机生产企业群 

      该群体主要致力于微波通讯整机、测试等设备的研制、生产、销售、服务,并提供通讯综合解决方案,其市场品牌不断提升。成熟产品有微波通信机、GSM/CD-MA直放站、同步卫星手持移动通信机、无线接入室内分布系统等。目前,以泰克通信设备公司为代表的整机生产和系统安装企业年产“直放站”15000台,销售额2亿元,实现利税4600万元。

3.微波通讯关联企业群 

      主要是从事微波通讯设备相配套的材料、电子元器件的研究与开发,已形成以火炬电子、华誉、天地星电子、华鸿等为骨干的企业群。骨干企业的产品中,片状独石电容器、瓷质电容器、碳膜电阻三种元件产量在全国同类企业中排名第二位;半导体致冷器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占国内30%的市场份额,并大量出口;模拟、数字卫生电视接收机和室外高频头系列产品销量全国第一。

4.高新技术企业群 

      区域内微波企业已有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承接33项国家、省、市火炬计划,获12项专利,与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近10家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联系。由此形成一批由龙头企业带动、关联企业集中、协作配套紧密、规模效应显著的区域性加工制造中心,增强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国产知名品牌的能力,提升制造业水平。

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基地将成带动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战略性产业基地 

      该产业基地以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南园为核心区域,核心区域覆盖面积3.2平方公里。现拥有雷克无线通信射频技术研发中心和混合集成模块研制、通讯整机生产、通讯关联企业、高新技术等4个企业群,科技型骨干企业30多家,承接37项国家、省、市火炬计划,9个项目列入“863”计划,与清华大学等近10家高校建立紧密的产学研联系。预计至2007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30亿元、创利税7亿元,至2010年,实现总产值60亿元、创利税15亿元,微波功能模块产销量占全国70%以上,GSM/CDMA直放站产销量占全国20%,模拟、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和室外高频头系列产品销量保持全国第一。

江南高新园区:再造“微波城” 

      泉州市是我国微波产业通信设备功能模块的主要生产基地。鲤城区作为泉州中心城市之一,拥有全市近三分之二的微波通信企业,在微波通信产业方面有较为深厚的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的传统优势和产业基础。在江南高新园区筹建的国家级微波通信特色产业基地是鲤城区、乃至泉州市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21世纪新经济增长点的重大举措。
打造特色产业基地
  该产业基地由鲤城区人民政府与市科技局联合筹建,实行多方位联合共建运作,联合国家级泉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江南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等机构,构建产业基地科技支撑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产业基地实行“多层次、开放式”运作,重点建设泉州雷克微波通信射频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扶持第三代微波通信功能模块中试和产业化群体,打造微波通信直放站企业集团,培育微波介质材料、专用通信设备等关联产业发展。
  产业基地以鲤城江南高新园区为核心区域,聚集周边附近地区的企业和技术,整合资源,跳跃发展;核心区域覆盖面积达3.2平方公里。到2007年,产业基地总产值达30亿元,创利税7亿元,形成一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集团或股份上市公司,2-3个产值超2亿元的企业,10个以上产值超5000万元的企业,并孵化20家中小型科技企业,培育2-3个国内知名品牌。到2010年,预计实现产值60亿元,创利税15亿元。产业基地核心区域即江南园区聚集全市70%的微波通信企业;产业基地微波功能模块产销量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占全国70%以上;GSM/CDMA直放站产销量取得较大进展,占全国20%;模块、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和室外高频头系列产品的销量保持全国第一。

立足区域产业优势

  为推进微波通信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鲤城区人民政府与泉州市科技局制定了15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区政府确定筹集5000万元,吸纳投资公司1亿多元,建立微波通信创业投资基金。产业基地实行“多层次,开放式”运作。
  20世纪70年代以来,泉州市素有“微波城”的美誉,与成都、南京同为我国微波通信混合集成组件及微波通信整机开发与生产的三大基地。曾先后为中科院的“中子对撞机”、“长征一号火箭”等重大国防与航天项目提供相关部件,并多次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嘉奖。
  目前,以江南高新园区为核心的鲤城区微波通信产业初具规模,已形成以功能模块为主体,微波通信介质材料、整机和应用系统等关联产业互补互促的良性发展格局,CDMA、GSM“直放站”、移动通信系统、微波通信功能模块、铁路通信设备、通信终端机、微波收发信机、卫星接收机、一点多址集群通信系统等产品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20多年来,泉州微波产业在技术、人才、资金、营销及管理经验的积累,为泉州市微波产业基地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培育了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高新技术骨干企业9家;18家企业先后承担了33项火炬计划项目(其中国家级9项,省级17项)。

泉州:国家火炬计划 微波通信产业基地 

      “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基地已符合《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建议认定其为国家火炬计划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基地。”8月26日,来泉参加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基地论证会的科技部火炬中心专家组最后定锤的一句话引来与会者一阵热烈的掌声。泉州将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火炬计划微波通信产业基地,这不仅标志着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在过去取得的成就赢得了肯定,而且预示着泉州微波通信产业未来还有更深更广的发展潜力。
优良的传承 深厚的积淀 

      泉州是我国微波通信产业设备功能模块主要生产基地。20世纪70年代以来,泉州市素有“微波城”的美誉,与成都、南京同为我国微波通信混合集成组件及微波通信整机开发与生产的三大基地。曾先后为中科院的“中子对撞机”“长征一号火箭”等重大国防与航天项目提供相关部件,并多次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嘉奖。
 
      20多年来,泉州微波产业在技术、人才、资金、营销及管理经验的积累,为泉州市微波产业基地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培育了雷克、迈纬、火炬、铁通、泰克等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高新技术骨干企业9家;18家企业先后承担了33项火炬计划项目(其中国家级9项,省级17项)。与高校、研究所的合作开发硕果累累、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产业优势进一步巩固。 

      特别是最近几年,泉州在以微波通信设备功能模块生产基地为龙头的带动下,形成了“新材料—功能模块—通信整机—系统优化”的产业链,并在国内微波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通信设备功能模块销售额占全国市场总量的70%;模拟、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和室外高频头接收器的销量全国第一;片状独石电容、瓷质电容、碳膜电阻三种元件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二位。以雷克、迈纬、铁通等为龙头的13家科技型骨干企业,2003年产值12亿元,年利税2.8亿元,以微波通信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化产业已成为泉州经济的新增长
主题阅读: 泉州  微波射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