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华山学者计划”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四届八次教代会提出的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四大战略计划之一,也是五届一次教代会确立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抓手,由人事处/人才办牵头实施,旨在系统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校内人才体系,形成以积极参与国家人才竞争为导向的激励机制。通过育引并举,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效应的出现。该计划由“菁英人才”、“引智人才”和“领军人才”三个子计划组成。为展现入选者风采,学校将陆续对各子计划入选者进行采访和系列报道,以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华山学者计划”之菁英人才】 宫丰奎教授:无线多媒体传输领域的新秀
最近国内顶尖的某监控产品供应商造访我校无线传输研发领域的后起之秀、学校“华山学者”学术菁英人才、通信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宫丰奎教授,希望借助宫教授在该领域的研究专长,共同致力于新型无线视频监控产品的开发。
现年36岁的宫丰奎,已经连续从事无线传输研发工作14年,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多项无线传输领域的科研课题,并与北京电视电声研究所、深圳国微电子、上海澜起等多家单位开展过深度合作。
2013年,完成在美国麦马大学的访问学者研究工作后,宫丰奎回校继续从事他所钟爱的无线传输研发工作。在长期持之以恒的努力付出下,他收获了丰硕的成果,2013年晋升教授并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14年被授予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称号,2015年成功入选学校首批“华山学者”学术型菁英人才计划。
致力于复杂环境下的高效无线传输技术研究
提起无线传输,宫丰奎侃侃而谈,他谈到无线传输是利用无线技术传输数据的一种方式,与有线传输相对应。他介绍说,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当前的难点在于如何实现复杂环境下的高效无线通信。比如,传输距离远达几亿公里的“高大上”深空通信,以及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广播电视、手机通信中的高谱效、高能效传输技术等。简单地说,就是要通过最优化的调制解调算法,以确保有用信号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能够传输得更远、更快、更可靠。
当前无线传输研究热点是无线视频传输。高效的无线视频传输技术,可以在高速移动过程中,将数据率很高的高清晰度视频进行稳定的传输。以其为应用的监控系统,具有安装方便、灵活性强、性价比高等特性,并将广泛应用于现代化交通、运输、水利、铁路、治安、消防、边防检查站、森林防火、无人机图传等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在谈到自己目前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时,宫丰奎深情地说,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从事研发的能力得益于通信工程学院在无线传输领域的长期积淀,更得益于导师葛建华教授严谨科学精神、态度和坚强意志的言传身教,还得益于学校长期的支持与培养。
推动实现无线视频传输技术成果转化和产品化
早在2002年,还在攻读研究生的宫丰奎,就在导师葛建华教授和李兵兵教授的指导下,带领4位同学和2名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DVB-C系统的FPGA样机开发,其主要程序算法超前,性能超过了当时国外公开的同类产品。
工程项目进展顺利的同时,宫丰奎理论研究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完成了上述视频传输技术标准的软硬件系统开发之后,宫丰奎和华为公司一起研发解决了4G LTE系统的增强覆盖问题,更在5G通信技术方面,与东南大学等合作,已对大规模MIMO系统的核心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
此外,针对更高效的双向中继通信系统,宫丰奎首次提出了新颖的最优分布式重叠空时码,该思想获得知名国际会议IEEE WCNC最佳论文奖。据统计,近年来,宫丰奎以第一作者发表IEEE/IEE期刊论文9篇,授权专利7项,部分专利还成功进行了技术转让。
“其实通信的基本原理是一脉相通的。我当前和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就是探索将先进的通信信号处理技术延伸到无线视频传输领域,最终实现复杂环境下的高效无线视频传输。”他说,接下来他将在已有的设计平台基础上,重点进行多天线射频链路以及中继点设计工作。“与领域内顶尖公司的合作,是把研究成果产品化的很好契机,目前我们正在商谈具体的合作方式和细节。”宫丰奎说。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品化,是宫丰奎不同于其他青年学者的显著特点。他坦言研究成果和实践的互动,对自己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今后将坚持这条道路,真正做到“顶天立地”。
做项目、搞科研要多一些“主动式创新”
研究生阶段就作为主要力量参与百万级的横向合作项目,34岁就评上教授、破格当上博导,宫丰奎把凡此种种归结为“主动式创新”。
何谓“主动式创新”,用宫丰奎的话说,就是在做项目、搞科研的过程中,无论任务大小、难易程度如何,都应多一些主动思考,多一点细心耐心,多一份责任担当,多站在用户的角度,在主动完成任务的同时,“想别人未想”,最大可能地全面思考问题。
他举例介绍说,2009年,在和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开展下一代卫星通信调制解调技术合作时,除了完成对方的工作要求外,在调试过程中,他通过编写随机的测试源程序,对系统做了可靠性测试,并制作了非常形象、直观的用户交互式界面,而这些工作,并不在对方提出的要求范围内。宫丰奎说,“这种‘多此一举’的做法,充分考虑了用户需求,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就是所谓的‘主动式创新’。”
结合自身研究和教学经历,他谈到,“主动式创新”是深度进行科研项目研究的关键。在项目研发进程中,要尽可能用最优化的方法运行程序,要在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下实现程序的正常运行,确保设计算法的稳定和一致。反映到日常工作中,就是要善于抓住每一个机会。宫丰奎说了一件小事,在他做本科毕业设计时,毕设指导老师安排他用C语言,编写单片机通信上位机程序,宫丰奎不但十分用心地完成这项工作,还考虑到了许多连老师也没想到的细节。多一些“主动式创新”,就会多一份成功的希望,宫丰奎如是说。
【人物简介】
宫丰奎,山东潍坊人,1979年11月生,分别于2001年、2004年、2007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8年评为副教授及硕士生导师,2013年晋升为教授并破格评为博士生导师,先后获2012年度校优秀教师、2014年度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称号。现为IEEE会员,多个国内外期刊审稿人。近5年以第一作者发表IEEE/IEE论文9篇,并获得IEEE WCNC2013最佳论文奖。目前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科技部重大专项一项、国家863子课题一项、航天五院合作课题六项、中电54所合作课题两项。另参与完成项目近十项,负责完成DVB-C、DTMB-T、ATSC-T、LTE、IEEE 802.11p等系统的软硬件开发。2014年获得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华山学者”菁英人才计划介绍】
“华山学者”菁英人才计划,旨在着力选拔和引进学术基础深厚、具有发展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该计划面向校内外3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和副高职称的青年人才(海外博士不受职称限制),通过单位或专家推荐,经材料审核与公示、同行专家通讯评审及会议答辩评议、结果公示、学校审批等环节确定人选。在一个聘期(3年)内,向入选者提供现岗位待遇之外的专项人才津贴4000-5000元不等;按此计划引进的人才安家费和科研启动经费在同等人员标准基础上增加1至3倍。入选者同时参与所在单位业绩二次分配政策。通过提供较有优势的待遇,发现和引进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才俊,使他们扎根西电,心安劲足,潜心学术,不断增强我校高层次后备人才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