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春:科学看待基站和手机电磁辐射

2014-03-24 来源:中国无线电管理网 作者:杨士坤 字号:

随着4G牌照的发放,通信业新一轮网络基站建设大潮即将全面展开。但是,由于近年来老百姓对基站电磁辐射存有较强的疑虑、畏惧和抵触心理,运营商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经常遭遇小区入场难、部门协调难、现场施工难等问题,这既不利于4G、尤其是TD-LTE的建设发展,又不利于跟进国家促进信息消费的步伐。为了科学解释基站的辐射影响,《人民邮电》报记者和中国无线电管理网日前对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总工程师李景春进行了专访。

记者:什么是电磁辐射?它对人体有危害吗?

李景春:辐射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正常现象,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273.15摄氏度以上,都以波或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能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被称为辐射。它分为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将原子或分子电离,使其失去电子,从而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人体受到过量电离辐射会使细胞、器官和系统损伤,如核辐射等。非电离辐射的能量较电离辐射弱,不会将原子或分子电离,失去电子。

电磁辐射是电磁波的传播过程,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在规定限值内的无线电波对人体是无害的,属于非电离辐射。

记者:电磁辐射的限值标准是什么?

李景春:目前,国际上尚无关于电磁场曝露限值的统一规定,许多国家和组织均制定了各自的标准。其中得到广泛认可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主要包括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1998年制定的导则和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制定的C95系列标准。

我国有关电磁场曝露的规定比国际标准更加严格。相继出台了《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等。

记者:国际、国内关于基站和手机的电磁辐射研究情况怎样?

李景春: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96年就确立了国际电磁场项目,以便调查与无线电波的电磁场发射技术有关的潜在健康风险。经过大量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线电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此外,历时11年的英国移动通信和健康研究项目也表明:没有发现手机或者手机基站发出的无线电波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关联和证据。

我们针对典型的最恶劣场景进行了仿真评估,从研究中得到的结论也表明,各运营商各制式基站的辐射水平,以及基站集总辐射水平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电磁辐射公众曝露限值,处于安全范围以内。

记者:基站辐射和手机辐射,哪一种对人体带来的影响较大?

李景春:对于手机和基站的电磁辐射问题,国际上的一些组织机构也进行了研究。2013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在其网站上指出,“由于手机的射频场曝露通常比基站高出1000倍以上,来自手机的副作用可能更大,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接触手机可能造成的影响”。

我们国家的实地测试结果表明,移动通信电磁环境对人体的影响由手机和基站发射共同决定的;基站发射比较恶劣的场景下辐射值还没有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三分之一;基站辐射水平随距离减小,基站覆盖越远,基站发射功率越大;手机离基站越远,接收到的有用信号功率越小,所需的发射功率越大。从这个角度来看,2G、3G、4G基站密度在逐渐增加,有助于降低基站和手机发射功率,也可以理解为降低手机的辐射值。

记者:您对日常的手机辐射有什么防护建议?

李景春:一、当用手机通话时,最好使用有线耳机。另外一种选择是使用蓝牙耳机,它比有线耳机的辐射要大一点,但比手机的辐射要小很多。

二、尽量在手机信号显示满格的情况下打电话,因为手机接收信号越弱,发射功率越大。

三、尽量不要在乘坐电梯、汽车、火车时使用手机,因为在用金属密闭的空间中,你的手机会消耗更大的功率,产生更大的辐射。

四、能发短信就尽量不要打电话,因为与打电话相比,发短信时手机距离人体相对较远,可以减少对人体的辐射。

五、现在的智能手机一些没有关机闹钟的功能,很多人习惯在晚上开着手机并把手机放在枕边当闹钟使用。建议大家在晚上不用手机的时候开启飞行模式。这样既不影响使用闹钟,同时比较环保。

六、尽量减少通话时间。使用手机者应尽量长话短说,尽量减少每一次的通话时间。如一次通话时间确需较长,那么中间不妨停一停,分成两次或三次交谈。当你持手机的一侧头部或面部感到发热、出汗时,应立即停止通话。

七、不要整天把手机在开机状态下贴身携带。如果确实需要,请把手机显示屏朝向身体,而辐射电磁波的带有天线的一面朝外。

另外,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手机的防辐射电磁贴并不能起到防辐射的作用。

主题阅读: 基站  电磁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