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庆:今年将开展TD-LTE规模试验

2010-02-26 来源:《卓望》 字号:

    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在接受《卓望》采访时表示,中国移动今年5月将在上海建立世界第一个TD-LTE示范网,同时到今年年底开始展开全国性的多个城市的规模试验,每个城市内的基站数量会达到100个以上。

    全文如下:

    TD-LTE技术起源及担负移动通讯3代向4代过渡

    《卓望》: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TD-LTE技术的发展起源和发展历程吧!

    黄晓庆:首先我来谈谈3G标准在早期时,为何选用了CDMA技术。

    3G在发展初期走了很多弯路,当时的很多假设现在来看都是错误的。比如:认为GSM已经走到头,再要提高话务量就必须采用新的调制技术;比如认为视频电话是杀手级应用……当时人们只注重数据通讯而忽略了移动互联网接入和数据传输的重要性。所以,在3G开始正式商用后,出现了一边是3G需要追求大的话务量,另一边GSM却不断地能够满足大的话务量的需求,3G的发展有如空中楼阁未能落到实处。而在进行数据通讯时,又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人们认为3G应该达到2兆的传输量其实只是个理想状态,真正实现起来需要巨额成本支撑,根本无法进行经济规划,最初的设想以失败告终。到了2005年,HSPA服务出现,3G突然找到了真正的应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在2006-2008三年时间里,基本上全世界3G的网络都经过了HSPA的改造。目前3G的用户已经逐渐超越了总体移动用户的20%,按照我们“20、80”理论分析,进入20%就意味着技术逐渐成熟,逐步进入主流。

    我们知道3G标准开始时,选用的是CDMA技术(码分多址扩频技术)。当时WCDMA3G标准、TDSCDMA和CDMAEVDO三个主要的3G标准都选用了CDMA技术,最主要的原因是CDMA技术的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而且复用能力高可以达到1。复用性等于1就意味着邻区可以使用同一个频率,这与GSM频率复用率只能到7(新的GSM技术也可以提高到5)有着本质的区别。GSM的频率复用率相当于我们讲的蜂窝通讯,其6个边加上邻居都必须采用不同的频率,相比之下CDMA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系统频率的使用效率。

    现在来看,选用CDMA技术也是个美丽的错误,如果一开始就为移动互联网设计的话,这个网络应该不会选用CDMA,因为CDMA技术并不符合大宽带移动通讯的要求,而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调制技术才符合。OFDM技术已被应用于很多宽带无线电领域,而且被证实是一种非常好的宽带无线电调制和数据通讯技术,如WIFI技术和2006年开始进入市场的WiMAX技术。我们知道,移动通信最重要的标准组织叫3GPP,3GPP制定的GSM、WCDMA是全球主流标准,全世界85%以上的网络都采用3GPP技术。2006年,随着WiMAX的竞争,人们认识到了OFDM技术的有效性,于是3GPP开展LTE技术研究,取名为LTE(Long Term Evolution),即相对HSPA+来说它是“长期演进技术”。

    但后来很快发现,LTE技术并不是长期演进,为应对WiMAX的竞争,同时也为应对迅速增长的数据业务流量,在短短的两年内,包括FDD、TDD在内的LTE的标准成为了主流发展方向,很多重要的运营商包括中国移动在内,都选择了LTE,所以LTE由“长期演进计划”也演绎出了两种说法,一是“合逻辑的技术演进计划”(LogicalTechnologyEvolution),一是“领先技术演进”(LeadingTechnology Evolution)。同时,LTE的增强技术LTE Adv也成为了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LTE实际上是3.9代,不管是第3.9代还是第4代,它都代表了未来无线电的主流发展,特别是移动通讯宽带的无线电发展,将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一个主要支撑技术。

    TD-LTE是TDD版本的LTE的技术,FDDLTE的技术是FDD版本的LTE技术。TDD和FDD的差别就是TD采用的是不对称频率是用时间进行双工的,而FDD是采用一对频率来进行双工。中国TD-SCDMA的标准是在3G标准里唯一一个用TDD方式的。

    中国移动支持TD-LTE肩负国家使命和历史责任

    《卓望》:中国移动为何支持TD-LTE技术?请您谈谈中国移动对它未来的策略、投入和展望。

    黄晓庆:对中国移动来说为什么要坚决地支持TD-LTE的发展?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就是中国移动面临了未来要对TD-SCDMA和TD这个产业不断进行发展和演进的责任。中国政府发给了我们一个TDD执照,我们可能是现今世界上唯一一个拿TDD3G执照的公司,这个压力很大。别人都是用的FDD的,是用WCDMA、CDMA2000,我们中国移动变成独一无二使用TDD的运营商。

    拿TDSCDMA标准与WCDMA和CDMA2000标准进行横向比较,成熟度上我们比他们晚至少两到三年;终端比他们少;单用户速率比他们低,成熟度也是最弱的。国家交给中国移动的任务就是一定要把TD做好。要把TD做好就不能只做TD-SCDMA,TD-SCDMA能够把语音、中速率数据做好,但这绝对不够。所以需要尽快提升TD的宽带能力,真正地、有效地建立TD在未来的宽带移动市场和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竞争力。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地推动TD-LTE的商业化和成熟化。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TD-SCDMA技术和TD-LTE技术在中国移动的努力下,已经变成了可以互相兼容,在同一个网络用同一套基站设备可以同时运行的两个标准制式。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来说,一些用户使用语音及中低速度的数据,而另一些用户使用TD-LTE技术的高速移动互联网应用。中国移动的GSM网是FDD的,GSM网的演进可以用FDD的LTE技术,所以,中国移动现在推动TDD、FDDLTE共芯片、共平台、共网络。将来,世界上有些运营商可能会做FDDLTE,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做TD-LTE,但是终端都一样,这样国际漫游的问题也解决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WCDMA、CDMAEVDO技术和GSM技术都是FDD技术,在过去无线电移动通讯没有有效地技术解决TDD的问题,而中国的TD-SCDMA解决了这个问题,又加上TD-LTE解决了他未来发展的问题,所以加上TDD、FDDLTE在一起,应该说所有无线电的TDD、FDD问题都得到了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中国移动为这个未来世界的发展带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统一的标准,中国移动现在推行的就是“一个世界一个标准”,是融合的标准、融合的发展。

    TD-LTE技术加快商用规划及未来十年发展亮点

    《卓望》:您能否为我们列出TD-LTE新标准的发展时间点?以及如何来应对未来市场竞争?

    黄晓庆:从2007年以来TD-LTE技术应该是全世界标准史上产品化最快的一个标准。过去的标准是由厂商主导,然后通过运营商进入销售环节,而这次是由运营商主导等着厂商生产,这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以市场渠道为主的。所以,这次标准发展不管是TDD还是FDD都是有市场渠道的,技术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发展得会更快。在国际上,TDD和FDD技术的国际标准上从去年3月就同步;产品的发展到系统设备在去年年底就实现全世界同步;终端在今年6月全世界同步;整体LTE技术商用产品将在今年推出。

    中国移动今年5月将在上海建立世界第一个TD-LTE示范网,建在世博会世博园内。我们的目标是到今年年底开始展开全国性的多个城市的规模试验,每个城市内的基站数量会达到100个以上。如果这些试验都很成功就可以对一些关键的网络进行升级。我们的网络在中国移动的TD-SCDMA第三期建设时就考虑了平滑过渡,所以现在TD-SCDMA网具备平滑过渡、平滑升级能力,实际上它不用把TD-SCDMA去掉,就可以与TD-SCDMA兼容、共存,而且将来的终端都可以在同一个网络使用。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觉得在今年和以后这段时间内,TD-LTE进入商用是完全可能的,对于中国移动来说,这也是很重要的。

    归根结底,移动通信只有三个基本法则“覆盖、覆盖、覆盖”,就跟卖房地产一样“地段、地段、地段”。未来的移动互联网覆盖不再是一个语音信号的覆盖,而是高速数据信号的覆盖。不论怎样,宽带通信的覆盖才是未来移动网的覆盖,到那时到哪儿能打电话已经不重要了,而重要的是到哪儿能够上网、能够看视频、能够进行办公,这才是未来覆盖的要求,也是要用新的技术才能来实现。

    未来十年,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比较亮点的发展:第一个亮点是真正的第4代移动通信在LTE基础上发展而来:LTE实现下行的峰值速度达到100M。现在所有的标准里,只有LTE能够实现100M,在未来的十年之内,下一代的技术下行的速度可以提高10倍到1000M,这种技术是LTEAdv,属于ITU定义的真正的第4代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即IMT-Advanced。中国移动如果现在把LTE做好了,将为走向下一代的技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其它的运营商已远远地落在我们后面了。

    第二个亮点就是将来会出现“超级基站”,新型的无线电设备会逐渐出现,利用光纤回传的技术将使一个基站可以提供几百个小区,实现基站集中化管理的“超级基站”,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我们移动研究院从2年前开始进行WiiSE1.0的研究,最近一两年WiiSE2.0的研究也开始在推动。特别是WiiSE 2.0,我们推动了一个不光是基站的超级集中化、大型基站的建设,还要研究基站的协作,就是协作式的基站。这个WiiSE代表Wireless IP/Internet Service Environment,即无线IP和互联网服务环境。这个WiiSE研发计划就是面向未来移动互联网的需求,以互联网中的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为推手,促进网络向移动互联网转型。

    第三个亮点就是,会出现一些有效地使用频谱或者能够提高频谱使用效率的新颖技术,比如“感知无线电”,让无线电可以对TDD和FDD动态地调解的各种手段,把多个无线电同时有效地综合起来进行使用。例如,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是多模的,如何利用多模的手机让我们的网络可以更有效地使用?比如打电话是用GSM,数据通讯用LTE,想办法用在多种无线电同时并存的时候实现优化,这代表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

    中国移动推OPhone平台实现由移动通信专家向移动信息专家转变

    《卓望》:我们知道研究院主导了OMS系统和OPhone平台,能否为我们介绍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黄晓庆:中国移动要从一个移动通信专家向一个移动信息专家转变,也就是说中国移动一定要从传统的电信运营商的管制当中解放出来。传统的运营商经营的基础设施就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如打电话、交换、传输,在这个基础上可能会加一点设备来支持一些非语音业务,我们就把它叫增值业务。在跨越信息专家的时代,整个社会变成逐渐地以信息服务作为服务的核心,中国移动提出的口号“信息专家”该怎么实现?

    我提出一个理论,即除了“网络基础设施”以外,我们还要经营“应用基础设施”。我们要把互联网设施、把服务器变成我们的战略资源,和网络一样重要,所以我们叫做“应用基础设施”。你会发现在信息服务的时代,人们对应用的体验很多情况下远远超过了应用本身的功能,换句话说体验决定了这个服务会不会被用户选择。在这个时代,终端也变得非常重要,换句话说终端也会成为基础设施。为了让你的服务能够有效地展现在用户面前,你必须要掌控终端平台。我们还要经营“终端基础设施”,所以我们说终端、应用、网络三大基础设施才是我们作为移动信息专家所需要掌握的在新竞争时代的资源,我们没有掌握这些资源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运营商,这是我提出的理论。换句话说,我们投钱就不能只投钱去造网络,我们要投钱去做应用,我们也要投钱去做终端。

    像OPhone平台,现在已推出了第一代的产品,我们还会不断地对它进行优化,让它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参与了Android的开源联盟(OHA),我们会继续和开源联盟一起工作,将我们的创新技术共享给开源联盟。我们的预期是OMS能够三分天下,与Symbian、Windows进行抗衡。我们的目标是中国移动的用户在智能手机用户里面有一半使用OPhone。我们预估到2013年时有将近3亿的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其中有1.5亿用户在使用OPhone。到那时,OPhone+MobileMarket的结合就会推动梦网的第二次腾飞,实现梦网的二次创业,也会吸引大量的开发者开发OPhone的应用放到Mobile Market平台销售,并实现创富。

    发展云计算有效控制成本繁荣巨大产业链

    《卓望》:您认为云计算对移动通信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黄晓庆:如果有了OPhone我们还需要有云,云计算和OPhone一样重要。云就是我们下一代的应用基础设施。在信息服务的时代需要巨大的运算能力。Google是云计算的先驱者,Google的运算成本跟传统的运算设备相比是1/100;存储的成本跟传统的设备相比是1/60;运营成本是使用传统架构的企业的1/3;Google所有服务器的使用效率是80%—90%以上,而我们传统运营商的设备使用效率仅有10%—15%,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我们的成本是他们的3倍甚至5倍以上。Google的技术核心就是云计算,而云计算的核心就是把低成本的、销量很大的、普通的PC级计算机连成了一片云,然后提供很可靠的、高效的运算服务。

    我们可以把云计算分成三个层次,一个是虚拟云设施(Infrastructure),一个是云平台(Platform),第三个是云应用(Application)。这三个方面Google最强的在于平台和应用,而虚拟设施是亚马逊做得最好。为企业内部服务的云叫“私有云”,为公众服务的云叫“公共云”。我们准备开发虚拟设施和应用平台,把这个做出来后变成一个服务提供出去,云的应用就可以由应用开发者开发了。我们去年在上海做了一些数据挖掘应用试验,可以将硬件成本降低到原有的1/10,提高7倍以上的性能。现在中国移动经分系统的数据量就有6000个T,每一年还增加2000个T。IT系统害怕数据大,云计算却怕数据小,数据小了不经济,数据越大越好,云计算可以做几千个T,几万个T没问题。

    中国移动研究院从2007年就开始对云计算展开研究,从2009年开始打造一个云计算平台叫“大云”BC(BigCloud),我们成立了云计算实验室,建立了一个256个服务器的实验云平台,并且在我们中国移动一些省公司做了数据挖掘试点。“大云计划”准备在今年发布第一代产品,就像OMS一样,大云出来以后我们希望能够从实验平台进入到试商用,并最终走向产业化。研究院现在已经将256个服务器的一片云升级到1024个服务器,成为业界领先的大型云平台。我们现在已经把这个平台建成云服务系统,可以远程提供运算服务,面向省公司做试验,用云计算的方法来做数据挖掘。我们希望大云出来以后,在明年可以纳入到集团公司未来的IDC建设和服务体系,向社会提供云服务,这样我们就有了“私有云”和“公共云”。

    应该说我们云计算在中国已经走到了前列。今年5月我们准备在第二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发布大云,发布以后我们也要为中国云计算专委会贡献一个版本,免费地贡献给云计算专委会来建设研究平台。

    照此发展,中国移动将来可以主导云计算的标准在中国的落地,使用云计算标准来开发应用的用户将直接可以使用中国移动的云计算平台服务,而不用移植应用。这就意味着,中国移动可以推动云计算背后巨大的产业链。等到中国的智能手机的应用开发者用OPhone,云计算的应用开发者用大云,中国移动成为移动信息专家就指日可待了。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很重要发展策略,研究院在这个工作里面也做了很多实质性的工作。

    云计算可以通过云计算实验室的推广来开展普及工作,让更多的用户逐渐接受,让大家都来迎接和发展新技术。也许中国在前几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中落后于世界,但是在云计算发展中也许可以走在前面,而且中国特别适合云计算的发展,因为中国的平均IT水平很低。一个普通的企业要请一个IT的专家一个月也要花1万块钱,那他可以买云服务,买IT服务。可见,云计算的前景是非常乐观的,而且符合中国的发展,中国的中小企业比较多,请一个专家还不如直接买运营商提供的服务。

主题阅读: TD-LTE试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