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科学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2012年10月23日在北京通过了国家验收。子午工程的建成将大幅提高中国空间天气预报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中国空间活动的安全提供保障。
子午工程于2008年1月开工,是中国在空间天气和空间环境领域建设的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由中科院牵头,教育部、工信部、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中国气象局等7部委12家单位共同建设。子午工程利用沿东半球120度子午线附近和北纬30度附近的15个综合性观测台站,综合运用地磁、无线电、光学和探空火箭等多种探测手段,连续监测地球表面20—30公里以上直到几百公里的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和磁层,以及十几个地球半径以外的行星际的空间环境参数。
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子午工程国家验收委员会认为,该工程是目前国际上监测空间范围最广、地域跨度最大、监测空间环境物理参数最多、综合性最强的地基空间环境监测网。它在多方面实现了创新和突破,包括建成了中国第一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非相干散射雷达;在国内首次研制和部署了国际先进的可扫描的甚高频相干散射雷达、具有大气高—中—低层风场全天时全天候监测能力的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MST)雷达以及10到110公里全高程大气监测的激光雷达;建设并具备了发射200公里以上探空火箭的技术和保障能力。
子午工程项目建设总经理、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认为,子午工程的建成,将大幅提高中国空间天气预报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力支撑中国空间科学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提升中国空间活动能力,保障中国空间活动的安全。该工程遵循“边建设、边运行、边产出”的原则,已为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等国家重大航天发射任务提供了一系列的空间环境预报、警报和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