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 随着生活中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在不知不觉中各种“理不清”的线缆以及需要事先布置好的插座却给我们带来了与日俱增的困扰。
• 植入体内的医疗设备如何长期供电?
• 节点的供电问题
无线传感网络
二、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
1、19世纪30年代,迈克尔·法拉第发现周围磁场的变化将在电线中产生电流。
2、19世纪90年代,尼古拉·特斯拉提出无线电力传输的构想。
3、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许树源教授在早几年成功研制出“无线电池充电平台”,需要产品与充电器接触,它主要利用的是近场电磁耦合原理。
4、200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马林·索尔贾希克等人在无线电能传输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他们利用两米外地一个电源“隔空”点亮了一盏60瓦的电灯泡。
5、2008年12月17日成立无线充电联盟
2010年8月31日,无线充电联盟在北京正式将Qi无线充电技术引入中国。
6、最近,有几家公司已经生产处无线充电的手机、MP3、便携式电脑、电动汽车。
Powermat公司展示了为不同电子产品进行无线充电的设备
海尔公司推出的“无尾电视”
三、无线充电技术的简介
什么是无线充电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Wireless charge technology )。无线充电技术引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利用磁共振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的空气中传输电荷,线圈和电容器则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形成共振,实现电能高效传输的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
三种无线充电方式:
Ⅰ、电磁感应式
电磁感应——初级线圈通以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产生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受端。
Ⅱ、无线电波式
类似于早期使用的矿石收音机,主要有微波发射装置和微波接受装置组成,接受电路可以捕捉到从墙壁弹回的无线电波能量,在随负载做出调整的同时保持稳定的直流电压。
Ⅲ、磁场共振式
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受装置组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
Ⅳ、其他(微波、超声波、激光)
技术种类 | 传输功率 | 传输距离 | 缺点 |
电磁感应 | 几瓦到几百千瓦 | <=1cm | 被充电产品必须置于充电器附近 |
无线电波 | 上百毫安 | 10m左右 | 传输功率小 |
电磁共振 | 几千瓦 | 3m至4m | 必须对频率进行保护 |
四、无线电能传输的主要领域
•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技术需求,无线输电的特点决定无线输电必将在此领域大有可为。
无线充电式充电站设想
• 手机、照相机无接触充电
• 医学(医疗器械)
• 轨道交通
目前,采用无线方式为轨道交通供电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 物联网(无线传感器)
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物联网中各个传感器供电问题,摆脱大量电池的更换问题。
五、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 电磁辐射的安全问题
高能量的能量密度势必会对人身安全带来影响,据美国超声协会认定人们身体所能承受的超声波能量密度也仅为100mW/㎡。
• 电磁兼容性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工作时周围空间会存在高频电磁场,这就要求系统本身具有较高的电磁兼容指标。
解决电磁兼容问题要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屏蔽技术、合理使用电磁波不同的频段、避免交叉、重叠等造成不必要的电磁干扰。
• 产品的标准化:是解决产品推广的关键
无线充电联盟主推国际无线充电标准QI。联盟现有成员包括诺基亚、三星、索尼爱立信等50多家公司。
QI无线冲电标准包括界面定义、表现要求、认证测试三个部分,只有获得认证的产品才能允许使用QI标识。